【抗疫日记】胡支书不再叫我“领导”了
作者: 发布日期:2022-01-28 浏览次数:

“连军!”“连军!”不知从哪天开始,村支书胡卫江不再称呼我领导了,“连军”俩字他叫得顺嘴,我也听着顺耳。

那天中午,听到支书叫,我赶紧扒拉完剩下的两口饭,拉开铁皮门来到村委会院子里。胡支书交代任务:咱统战部协调食品厂捐赠的物资拉来了,帮忙卸车。

交代完任务,胡支书匆匆走了,“给村民购买的鸡蛋到了,我得和村干部去卡口分装鸡蛋,一家一家送。”

还未等我招呼,同来当志愿者的阚立民和李云涛也戴好手套、口罩出门来。三轮车拉着满当当一车食品,我们三个人甩开膀子很快就卸完了。

从21日来到白营镇胡营村从事防疫志愿服务已经整整七天时间。最开始50多岁的胡支书对我们几个“市里来的”很客气,不光胡支书,其他村干部也一口一个领导的叫着。

“来到村里我们就是您的兵,有啥活尽管安排,千万别叫领导。”我尝试纠正过几次,并没有见效,也就顺其自然。

大多时候,每天的核酸检测都是在清晨7点左右开始,10点左右结束。我们每个人定了一个6点的闹铃,确保能按时起床,参与村里的核酸检测,主要负责维护秩序、分发物资、做好防疫常识宣传。

前两天,做完核酸检测,村民们陆续离开村委会大院,突然听到村委会办公室里有人叫“连军”,喊我的是支书,应声而去,胡支书正在电脑前急的直挠头,“快来救救急!”

原来,镇里让10点前紧急上报统计返乡人员信息,电脑并不熟练的胡支书想让我帮忙填填表格。人员并不多,我很快就填好信息、排好版,用微信传给了胡支书。

忙活完,我才意识到,这不是胡支书第一次直呼我的名字了,村干部终于不把我们当外人了。

不光是我,70后的阚立民老大哥也成了村干部口中的“老阚”。今天早上,胡支书给“老阚”交代任务,一是留两个人负责清理村委会卫生,全面消毒;二是去一个人到村口卡点执勤。

老阚受领完任务,转身对我们说,“我先去执勤”。卡点是个风口,在那执勤滋味不好受。还没等我和李云涛阻拦他,老阚已经披上了军大衣走出了村委会大院。

随着村干部对我们三个志愿者称呼的改变,每天布置的任务也多了起来,越来越把我们当成了普通一兵。“从今天开始不再每天做核酸,你们三个把警戒带、院子里的桌椅收一下。”“除了卡点值班,每天定时在村子里转悠转悠,把出门的村民劝回去。”......

称呼变了,情感也近了。那天临近中午,阚立民正做午饭,村里会计胡文波推门进来,手里拎着几颗大葱。“老阚,给你们拿了几棵大葱,要不炒菜没味。”前段时间哪都封闭着啥都买不到,今天上级刚协调送来了一批青菜,村里就给我们拿来了几棵大葱。

几颗大葱,平日里再寻常不过的佐料,可是全面封控下,这却是实打实的“紧俏货”。一旁的李云涛已过30岁,却很容易动感情,送走胡会计,他说“这几颗大葱真催泪。”


(安阳市委统战部 李连军)